返回

一个团标从立项到发布,要走哪些步骤?完整流程公开讲透

2025.07.23

很多企业或协会想做团体标准,但总觉得流程神秘、难入门。

其实不难,关键是把握好每一步流程节点和关键动作

本篇就用最清晰的结构告诉你:一个标准,从0到发布,要走哪几步?每一步干什么?谁来做?多久搞定?


✅ 团体标准完整流程一览(7大阶段)

  1. 立项申请
  2. 公开征求意见(前期立项公示)
  3. 标准编写(含调研/验证)
  4. 征求意见稿公示(不少于30天)
  5. 技术审查(专家评审/会议)
  6. 正式发布(盖章+公告)
  7. 平台备案(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)

✅ 一步步拆解来看:

🔷 阶段 1:立项申请

目的:明确你想制定什么标准,走协会内部立项程序

🛠️ 你需要准备:

  • 标准名称、适用范围、制定目的
  • 起草单位清单(至少3家)
  • 拟定执行时间表
  • 拟委托编写单位/牵头单位说明

📌 由协会/团体发起立项审核并发布《立项公告》

⏱️ 用时参考:7~15天


🔷 阶段 2:前期公示(项目立项公示)

目的:行业透明,接受反馈意见,防止重复建设

📌 一般要求:公开不少于7天

  • 可在协会官网、公众号发布
  • 有的平台可同步上传“拟制定标准清单”

🔷 阶段 3:标准编写阶段

核心阶段:起草内容,组织研讨,技术打磨

📦 建议过程包含:

  • 市场调研、资料收集
  • 标准结构设计(依据《GB/T 1.1—2020》标准编写规则)
  • 多轮会议/征求起草单位意见
  • 初稿→征求意见稿(内部预审)

📌 可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起草

⏱️ 通常用时:1~3个月(可视内容复杂度延长)


🔷 阶段 4:征求意见稿公示

目的:听取行业反馈、专家意见

📌 公示要求:

  • 公示时间不少于30天
  • 可通过官网、平台、行业媒体等渠道发布
  • 设置公开反馈通道(建议邮箱、表单)
  • 征求意见情况需记录归档,并反馈处理

📦 输出成果:《征求意见处理表》


🔷 阶段 5:技术审查

目的:组织专家/审查组对标准进行技术论证

常见形式:

  • 线上线下专家评审会(5~9名专家)
  • 审查重点:技术内容准确性、条款逻辑性、可检测性、可实施性
  • 起草组需答辩并根据专家建议修改定稿

📦 输出成果:《审查意见汇总》《会议纪要》《修改说明》


🔷 阶段 6:正式发布

由协会/团体统一编号、盖章、公告,形成正式标准文本

📌 正式标准应包含:

  • 标准编号(T/××××—年份)
  • 标准全文PDF
  • 附录/检测方法/定义术语等完整内容

✔️ 标准编号规则和封面格式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编写规范


🔷 阶段 7:平台备案(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)

目的:让你的标准“有身份”可查、可引用、可采信

📍 平台网址:https://www.ttbz.org.cn

📌 提交材料包括:

  • 标准全文PDF
  • 起草单位清单
  • 征求意见处理表
  • 审查会议纪要
  • 发布公告截图

⏱️ 审核周期:一般为5~15个工作日

📌 通过备案后,标准才具备被项目、投标、政策采信引用的“编号身份”


✅ 整个流程用时多久?

项目建议用时
前期立项准备1~2周
标准编写+调研4~8周
征求意见阶段至少30天
技术审查+发布准备2~4周
平台备案1~2周
总计3~6个月左右

📌 如果组织力强、内容聚焦、资料齐全,最快可在90天内完成一个团标发布+备案


✅ 附送:标准起草企业需要做什么准备?

🧩 企业牵头方要准备好以下内容:

  • 标准目的说明(为什么要做这个标准?)
  • 初步目录结构(准备写哪些内容)
  • 已有资料汇总(内部文件/技术文档)
  • 专业人员对接(至少1人专人跟进)
  • 拟邀请哪些单位参与(专家、用户、第三方)
  • 后续推广路径(是否用于投标/认证/申报)

✅ 总结语录:

“团体标准不是玄学流程,是一套清晰、透明、公开的行业共识构建机制。 你只要按流程走好每一步,就能把一份行业经验变成一项正式规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