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抢着做“团体标准”?背后的好处不止一个!
2025.06.04
“你们企业有做标准吗?”
过去这是大企业的专属问题,如今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开始主动问这个问题,而且是抢着做标准。
为什么?团体标准究竟能带来什么?下面这篇文章给你讲明白。
一、做团体标准≠写论文,它是“企业能力的公开证明”
在实际操作中,企业提交的团体标准内容,往往就是自己多年来打磨出来的一套成熟流程或产品要求。
这套标准一经发布,不仅成为企业的“技术名片”,更成为行业认可的参考依据,相当于“官方认证我很懂”。
二、五个实打实的好处,让团体标准成了企业的“香饽饽”
✅ 1. 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
在官网、公众号、宣传册中加一句“我司主导制定××标准”,企业定位立马高大上,客户信任感提升一大截。
✅ 2. 有利于招投标加分
不少地方政府、央企在项目评审中对“参与标准制定”的企业给予加分,尤其在技术标里优势明显。
✅ 3. 获得政策资金倾斜
多地出台政策,对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给予补贴、奖励、税收减免等支持。
✅ 4. 支撑专利转化、成果登记
一个团体标准,往往能作为技术成果的支撑文件,用于知识产权布局、高企认定、项目申报。
✅ 5. 提升行业话语权与准入门槛
你制定了标准,别人以后要入这个行业,就得“参考你”。这不是霸道,而是智慧的布局。
三、哪些企业适合做标准?
- 有独家技术方案,想要对外亮相
- 有投标需求,需要加分支撑材料
- 想要申请政府项目、高企认证
- 想建立行业壁垒,提高竞争门槛
- 想转化已有专利成果,获得官方承认
不一定要多大,只要有自己的技术理解,就能制定属于自己的标准。
四、案例分享(真实改编)
广州某智能制造企业,核心团队曾做过一个自动化系统的流程优化方案,在行业内被多个客户采用。
起初他们没意识到这就是“可转化的标准”。直到某次投标中丢了分,才找我们协助将该方案整理成团体标准,发布在国家平台。
发布后不到两个月,他们中标一家上市公司合作项目,并获得当地科技局一次性奖励5万元。
📣 小结:
团体标准,表面是技术方案,其实是品牌筹码、投标加分器、政策入口。
做标准,不只是让企业“有一说一”,更是让客户“对你另眼相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