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体标准发布后怎么用?企业标准推广与应用全流程解析
2025.06.10
很多企业老板在做标准的时候热情高涨,一鼓作气完成立项、编写、三评两审,顺利发布。结果发布以后,一拍大腿:诶?然后呢?标准发了之后到底能干嘛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最常被忽略、却最关键的一步:团体标准发布之后怎么“用”!
要是标准只是躺在文件夹里睡大觉,那等于什么都没干。做标准的终极目标是让它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,真正发挥市场价值。
咱们直接开聊!
一、标准发布后,别忘了这几件事
标准发了,肯定先是庆祝,但紧接着有几件事是必须要安排到位的:
1. 在协会官网、全国团标信息平台备案上网
发布后的标准,不是说内部一发就完事了,要通过行业协会或者主导单位,上传至“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”完成公开备案。这一步特别关键,是标准“拥有合法身份证”的过程,没这一步标准不能在市场上使用。
有的平台还可以加上DOI编号(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),这相当于你标准的“身份证号”。
2. 出版印刷标准文本
很多企业会忽略这一点,觉得PDF就够用了。但要是你希望标准进入市场流通、用于宣传、甚至当做技术门槛——那标准出版是必须的。尤其是参加招投标、知识产权交易、成果发布会时,正式出版的标准文件更显专业。
二、企业到底怎么用这个标准?
标准发布后,真正的价值开始显现了。以下这些落地方式你可不能错过:
1. 参与招投标,提高竞争筹码
团体标准在很多领域的招标中,已成为重要的技术门槛。尤其是在智能制造、物流运输、绿色节能等新兴行业,有团标加持的企业在评分中直接加分。
你只要写上“本项目符合《××团体标准》”,评委一看:嗯,有专业标准支撑,稳。
2. 纳入企业制度,用于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
比如你制定的是《冷链物流配送操作规范》,那完全可以把这套标准内化为企业内部SOP(操作规范),从员工培训到流程监控,都以标准为依据。
这相当于给你的企业装了个“操作系统”,谁来都能按标准流程干活,不仅效率高还少出错。
3. 在产品宣传中使用标准背书
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产品包装上都写着“符合××标准”?这就是标准的“品牌价值”。
团体标准尤其是行业协会牵头发布的,更容易在宣传中产生权威性,能显著提升客户对你产品的认可度。
4. 作为技术成果进行知识产权运营
标准不是“无用文件”,它可以登记为科技成果、技术著作权、甚至参与专利转化。尤其是在申请国家高企、科技项目、技术成果登记时,标准是很有分量的证明材料。
很多老板做了标准之后再申请“科技成果转化”,走到资本市场拿到了真金白银。
三、如何推动标准“用起来”?
知道标准能干嘛,还得知道怎么推动它落地。别光自己知道,还得让市场知道!
1. 主动组织标准宣贯培训
组织内部宣贯、合作单位培训、甚至全行业培训,讲清楚标准怎么用、怎么执行,能极大地提升标准的应用率。
建议制作PPT课件、案例分享材料,一起打包做个“标准推广课”,推广效果事半功倍。
2. 联合协会、媒体进行标准发布会
发布会是“给标准造势”的机会,邀请业内专家、权威媒体、企业客户等参与,不仅可以提升标准影响力,还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个标准在行业里的地位。
我们北京中一信就帮不少企业做过标准发布会+宣传视频+行业推送,效果非常好。
3. 与行业下游企业联合推广使用
你不是孤军奋战。标准发布之后,可以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制定“统一标准”,形成技术联盟。
比如你做的是城市配送团体标准,可以联合物流企业、快递公司、平台方一起推广,统一运作更有说服力。
四、团体标准“变现”的可能性
说实在的,很多人做标准最初的动机就一个:树权威、拿资源。可别觉得这是“不务正业”,标准确实可以带来实打实的资源倾斜。
1. 项目申报加分项
无论是科技部的科技项目、工信部的产业发展项目,还是地方高企项目,标准化成果越来越受重视,团体标准就是重要加分项。
2. 行业地位显著提升
做了标准,尤其是牵头做的,代表你在这个领域具备话语权。行业协会、技术联盟、政府平台都愿意把资源倾斜给有标准能力的企业。
3. 打开品牌影响力,助推融资和合作
你说自己牛不算,标准是你“对外的通行证”和“可信度背书”。投资人、合作伙伴看到你参与过标准制定,第一反应就是——这企业有实力、有门路、有专业度。
结尾提醒:
团体标准不是做完就结束,它的生命力真正开始于“落地”。如果你不推动它应用,它可能只是沉睡在某个角落;但如果你用好了,它就是撬动行业地位、品牌信用、市场机会的利器。
—
📞 想知道你的标准怎么推广?欢迎联系北京中一信标准化技术中心,我们不仅帮你做标准,还能一站式帮你宣传、落地、打造品牌影响力!